单雯(
图)
2005年毕业于江苏省戏曲学校,现为江苏省昆剧院青年演员,昆曲表演艺术家张继青老师弟子,获全国首届“红梅杯”戏曲大赛“金奖”。
获全国昆曲优秀青年演员展演“十佳新秀”奖。
获全国戏曲大赛“梨园杯”“一等奖”。
获华东六省一市“蚁力神杯”戏曲大赛“一等奖”。
获江苏省戏曲大赛“红梅杯”金奖。
主演《1699·桃花扇》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2004年,2006年,2007年被江苏省演艺集团评为“突出贡献”奖。
2006年参加全省“文化代表大会”,成为最年轻的代表。
2008年参加全省文化艺术界会议,发言,并演出。
2006年,2007年,2008年参加全省团拜会。
2006年出版个人CD昆曲《牡丹亭》精选唱段“如花美眷”。
2007年9月22日于江苏省昆剧院兰苑剧场举办第一个个人专场。 演出剧目为:《长生殿·小宴》(
音频)《牡丹亭·寻梦/离魂》(
音频)。
2008年1月5日于江苏省昆剧院举办师承张继青老师的传承汇报演出。演出剧目为《牡丹亭·游园惊梦/寻梦/写真/离魂》(
视频)。
2008年6月7日于镇江参加中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开幕式,演出《牡丹亭·游园惊梦/寻梦/写真/离魂》。(
视频)(
音频)
2008年8月9日于江苏省昆剧院兰苑剧场举办第二个个人专场。演出剧目为:《玉簪记·偷诗》(
音频)(
视频)《奇双会·写状》《牡丹亭·写真》。
单雯和她的杜丽娘
看到了单雯的戏。从《寻梦》到《离魂》。江苏省昆剧院《牡丹亭》(
视频)的第二本。
之前有许多人问过我,有没有看过单雯的戏?我说,没有。“没有?”无一例外的,总会迅速迎来这样惊异的诘问。由此可知,单雯在南京曲友中的分量。
初冬的兰苑,笼罩在一片薄暮下,显得有些落寞冷清,剧场里,却弥漫着一股温暖的气息。
一片空旷的舞台,几声轻点的锣鼓,杜丽娘出场了。鹅黄的绣花帔,婀娜的碎步,半侧着身子,从重重帷幔的一端迤逦飘来,眸子只是轻轻的一扫,那流转而生动的眼波立刻就激活了全场的生机。
“最撩人春色是今年。少什么低就高来粉画垣,元来春心无处不飞悬。”一曲缱绻撩人的《懒画眉》,从舞台上悠然而起,不着痕迹地传递到全场的每一个角落,如荡漾的三月春水,似飘拂的二月新柳,轻轻撩动着你的心尖,你心甘情愿听之任之,忍不住地趋之就之。
这个舞台是属于单雯一个人的,也是属于全场每个人的,因为,你早已不由自主地融入其中,沉浸,或叹息。
单雯的美,在于她与生俱来的温暖而干净的气息。桃之夭夭,二八年华,让她青春灼人,不需任何粉饰与雕琢,恰如戏文所唱的那样,“小姐小姐多丰采”。而这种美又是恰如其分的,浑然天成,收敛有度,“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与妩媚、妖冶毫无关联。她摇漾生姿,多情善感,但骨子里是天真无邪的;她大气沉着,含春不露,但心性里满是天真烂漫;浅吟低唱中,以一个人的光彩照亮了整个舞台。
或许,这就是杜丽娘吧。
应该感谢单雯,她还原了人们的一个梦想——那个关于杜丽娘的梦想。她在不经意之间唤醒了人们沉睡着的记忆,那份关于不靠谱的青春、没来由的初恋的记忆。
也正因为如此,在《离魂》一折中,当人们看到一个沉疴不愈的杜丽娘时才会那么心疼。恰三春好处无人见,却只待一片香魂傍梅根。尤其当杜丽娘生命的灯火黯然熄灭,扑倒在地,周围一片悲声的时候,单雯却蓦然回场,身披大红对帔,惊艳、抖擞,甚至竟是面带微笑的。“月落重生灯再红”了罢,然而,台下的我们却如此伤心。
伤心的是什么呢?其实,并不能说得很清楚。令人宽慰的是,从戏里走出来,我们还有单雯,而她,正处在这样一个青春洋溢的好年华。
16岁的单雯16岁的李香君
“走进秦淮河畔的李香君旧居,那长长的轿厅好像时光隧道。眼前一亮,清幽小庭花木葱笼,一尊汉白玉雕成的挽髻少女倚着湖山石,静静地看着我这个现代访客。”
《桃花扇》中的李香君,玲珑秀美,遇侯方域时方二八年华。而被导演田沁鑫形容为“唇红齿白,长得澄澈”的这位李香君的扮演者单雯,同样年仅16岁。10月17日,《1699桃花扇》青春版在北大百年讲堂再次拉开帷幕。舞台上《南都繁华会》的背景轻纱透亮,时光流转,似有梦回南明之感。“这春愁怎替/那新词且记”,吴侬软语的唱腔悠悠传出,风韵脱俗的举止耳目一新。“走在长廊上,我好像又走进了媚香楼(香君故居),今晚,我是盛装的李香君。”单雯在她的博客中写道。
单雯出身戏曲之家,从曾祖父开始,单家就和戏曲结下了不解之缘。她祖父和曾祖父那两代当年都是唱京剧的,而《1699桃花扇》中八大靠将的指导老师单晓明正是她的父亲。除了这重家学渊源,单雯认为当年那次招生的机缘巧合,才使得她真正有机会入了这行。
上世纪50年代成立的江苏省戏曲学校昆曲班,每二十年才招收一批学生。1998年是它第三次招生。“父母都觉得机会难得,我也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考。”考录时她的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但最终因不满规定年龄失之交臂。幸运的是,第二年,小单雯得以再次补录入学,与另外48位同学成为了继承这一文化遗产的建国后第四代传人。
“年龄可能是我演李香君的优势,也可能是舞台经验不足的缺陷。不过不管那么多,迎难而上了。”单雯找了大量评点《桃花扇》和秦淮文化的书籍来读,揣摩香君的种种内心体验。《李姬传》中“亦侠而慧”这几个字渐渐融入她塑造的香君中。
首演前三个月,江苏省昆剧院还特意请来老师进行文化集训,教他们学书法,读历史,重新认识秦淮文化,为的是培养剧中角色的气质。单雯从小喜欢书法,学习古筝,梦想成为古典文学中描绘的“精通琴棋书画”的女子,因此排练得空仍旧“笔耕不辍”。“好多人戏结束了也就把书法丢了,而我到现在都在继续练,开始恋上这门艺术了。” 最近她还拜“雅集”(古代文人聚集吟诗作赋之处)中结识的一些画家朋友为师,开始学习传统国画。按她的话说,内外兼修,是个积累的过程。
说起如此年轻可以担纲主要角色,单雯也颇为感慨,“以前的传统是论资排辈,像我们这种年龄都是跑龙套的。刚毕业就排大戏是很少见的,能演主角在原先更是难以想象。”
现任江苏省昆剧院院长的柯军表达了将小演员推上前台的另一重想法,“这一代人现在面临的诱惑实在太多了,他们年纪轻,就像关在一个黑暗的屋子里面,什么都看不到,我们的责任就是把这个窗户早点打开,让他们看到身上穿的都是宝贝,拿的都是宝贝,我想《桃花扇》应该说是一个具体的体现,就是打开第一扇窗户,让孩子感觉到干昆曲是有希望的,干昆曲是有前途的,干昆曲是能够体现自己人生价值的。”
“的确和很多职业相比,我们待遇不高。来北京这种大型演出也不过100元一场。不过我想我会一直唱下去,歌尽桃花扇底风,因为我从内心喜欢昆曲唱腔的优美,表演的细腻。”单雯的语气平和而坚定。
专场人气鼎盛
9月22日,江苏省昆剧院举办了优秀年轻演员单雯的个人专场演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喝彩声在兰苑小剧场此起彼伏。
开演前,所有的票全部告罄,就连加座票也被一抢而光,剧场已满满当当,仍有观众不断前来,欲睹单雯的风采。无奈,很多人只能在门外听戏,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剧目是脍炙人口、唯美感人的《牡丹亭·寻梦·离魂》和《长生殿·小宴》,这几出戏是单雯严格按照老师的传授来体现,而每个动作、每个眼神则是经过她本人无数次的揣摩、用心体会,完美呈现在舞台上,从而深深感染着如痴如醉的观众。
集团着力培养新人政策,随着三位青年演员专场演出的顺利开展,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观众对青年演员的喜爱也出乎大家的意料。尤其是《1699·桃花扇》女主角之一的单雯,毕竟她是此次青年专场演员中年纪最小的,大家的确还是捏了把汗。但是从演出的情况来看,大家的顾虑完全是多余的,掌声就是对她实力的最好证明,也是使她不断进步、攀登新的艺术高峰的动力!
(编辑:小默)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